找到相关内容2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1)

    妙乐。远公的这种心路历程,亦成为莲社的精神理念而得到123名莲友的高度认同。这个理念充分体现在刘遗民领命所作的《发愿文》中。《发愿文》全文434个字,行文流畅,言简意赅,是一篇极为优美的赋文。文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062466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著:净土风光(2)

    的人都来这里出生,所以又叫做懈慢国。上面有化佛的楼台,楼前有大池塘,池中那些美妙的莲花就是众生出生的地点。既然出生在净土边地,则分散处在各个楼台,与有缘的莲友相聚在一起。因为没有淫声艳色,容易成就殊胜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0365431.html
  • 郑振煌教授弘法记

    ,来行为的时候,我们就必须靠净界力,也就是好的境界。净界力到底是什么?善友,还有善境。善友是善知识,有知识的、品德好的、能够互相学习的莲友。善境,就是一个好的境界,我们居士林各个佛教会,这个就是境界,...

    陈秋燕 笔录 黄严瑞校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765773.html
  • 生死的省思 —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

    远离颠倒梦想」,一心念佛往生。此时如果又能得到亲友与念佛的莲友在旁助念,那是佛教徒心目中最理想而圆满的临终关怀模式。   俗谚有云说:「久病床前无孝子。」这句话一方面描绘了久病在床惹人嫌的普遍现象,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581389.html
  •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浅注

     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弥陀弟子·释中庆浅注   前言   《大集地藏十论经》云;“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证。惟依念佛得度生死。”   念佛法门,依净土的三経一论所修。净土宗初祖,东晋时慧远初祖及所有莲友,一百二十三人同时往生,就是依无量寿経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奉行六波罗密。”而成就往生极乐净土的。这就是净土宗二力之易捷的见证。也证实了念佛法门既方便且究竟之殊胜。“末法时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5885659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西方发愿文解讲记(三)

    位已往生的莲友。大师由此知道自己往生的时日就要到了,随即谢绝外缘,一心念佛,每天由念一万声增加到五万声。   初七,他立好遗嘱,交代后事。十一号下午,沐浴完毕,到客堂面向西方坐着,向大众开示说:&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西方发愿文解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85645325675.html